留言

深度解读

本文将介绍 Token 经济学的基础知识,每种加密货币都有四个基本的 Token 经济学支柱。本文原文源自于 Captain BTC 文章《The Pillars of Tokenomics amp The ve Token Model 》,由深潮 TechFlow 编译、整理和撰稿。

设计 Token 经济模型很难

对于项目而言,Token 的经济学模型的设计至关重要,同时这也是项目里最困难的事情之一 。因为这实际上是在从头开始创建一个完整的经济系统,并且是在没有任何现实经验依据的情况下进行创建。

Token 模型设计的一个细微错误可能会影响整个项目,即使该项目的其他设计都很好,智能合约的不可篡改性进一步强调了初始 Token 设计的重要性。一旦合约发布之后,需要进行分叉才能对协议进行更新。

仅管 Token 经济学很复杂,但它仍然受制于经济学的基本定律,即供求关系。简单来讲,Token 经济模型的设计都是设计影响短期和长期供需的方法。 理想情况下,最好的设计是在鼓励需求的同时减少供应,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

四大支柱

在深入了解veToken 设计的复杂性之前,本文将介绍 Token 经济学的基础知识。在我看来,每种加密货币都有四个基本的 Token 经济学支柱,这是投资者在深入研究 Token 经济学之前应该分析的第一件事 。

支柱上的任何设计缺陷都是 Token 经济模型在未来的隐患,如果缺陷很严重,可能会导致整个经济模型倒塌,或者导致项目慢慢流血,就像一座废弃的建筑物生锈一样。

供应

没有什么比 Token 的数量管理更基础更重要的了,Token 的数量管理的一部分就是供应。我们可以将供应分为:

流通供应量:市场上流通的 Token 的数量最大供应量:理论上协议所能产生的最大 Token 的数量总供应量 :已发行的 Token 数量。这包括销毁和锁定的 Token。即使这些 Token 不属于流通供应。

供应量越高,价格越低。我相信你经常看到诸如看看 ADA,它只有 1 美元,想像一下如果它只达到比特币价格的 50,我会赚多少钱!之类的言论。

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 ADA 的供应量为 450 亿,而比特币的供应量为 2100 万。这就是为什么市值是比只看 Token 价格更准确的指标,因为它会影响价格和供应。

将流通供应量与总供应量和最大供应量进行比较会发现有趣的现象。比如,如果流通供应量低而总供应量和最大供应量高,这是一个巨大的危险讯号,因为你的 Token 的价值将被稀释,如下图:

这个 Token 的流通供应量约为 133 亿,最大供应量为 100 亿。对于你的 Token 来说大约有 8 倍的稀释风险,这是一个重大问题。如果明天所有的 Token 都被释放,你的 Token 价值将是昨天的 1/8。假设您今天以 305 亿的市值买入,预计 5 年内将达到 100 倍。这将使市值达到 300 亿相当高,但在加密货币中并不罕见,但完全稀释后的估值将达到 23 兆高于今天的加密货币市值。

此外,即使市值增加,这些 Token 的定期发行也会增加流通供应量,这将对价格造成下行压力。这并不是说这个 Token 的一切都很糟糕,他们甚至可能有办法抵消供应压力,但这是长期投资者应该注意的风险因素。短期投资者不太担心最大供应量,因为 Token 解锁的时候他们可能早就跑了。

下面是一个相反的例子,流通供应量接近最大供应量。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项目是个可靠的项目,但是的确减少了投资者的风险。

深度解读

分发

Token 的分发是投资者应该注意的下一个 Token 经济系统的支柱,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支柱。分发是指每个钱包持有特定 Token 的百分比的分布。

你会想要 1 个人持有 70 的代币供应吗?如果你想的话,那么那个项目将非常集中,他可以无休止地抛售 Token,让我们这些散户变得更穷,并且破坏了项目的前途。

一个好的分发设计是尽量将 token 分配给更多人。这样一来,如果有人想退出,他们的抛售不会对价格产生太大影响。查询 Token 分布的最佳方法是查看他们的白皮书中的 Token 分配图表,并在区块链浏览器上检查钱包的分布。

bitopro币托

货币政策

货币政策决定了 Token 是通膨还是通缩模型,并且还决定了通膨/通缩程度以及项目的整体共识机制。如前所述,高通膨会导致资产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跌。低通膨率与 POW例如比特币相结合可能是一件好事,因为它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创造生产力。

以太坊 20 和 EIP 1559 允许在每笔交易中销毁 ETH,理论上应该会让以太坊变得通缩。

杰克多西重申Twitter将支援闪电网路 比特币是推特未来重要组成 盘点Synthetix生态系,能否带动合成资产浪潮?Lyra Thales Kwenta Ae